計畫緣起
- 因應臺鐵轉型及臺南車站地區都市更新發展、消除鐵路對市區之阻隔、疏解日益嚴重的都市交通、整合都會區運輸系統,研議辦理「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」(簡稱:臺南計畫)。
- 行政院於98年9月9日核定本計畫,於105年12月29日核定第1次修正計畫;行政院秘書長於109年12月24日院臺交長字第1090041384號函同意第2次計畫期程展延,行政院111年6月15日院臺交字1110017596號函核定第2次修正計畫。
計畫概要
- 計畫期程:98年9月至115年11月。
- 計畫範圍:北起臺南市大橋車站南端,南至大林路平交道以南約0.6公里,全長8.23公里。
- 工程內容:
- 隧道工程:明挖覆蓋鋼筋混凝土箱型結構。
- 臺南車站:配置2座島式月臺及4股道。
- 臺南舊站列為古蹟原地保留,站區闢建為廣場、停車場、交通轉運站、綠地等公共設施使用。
- 增設2座通勤車站:林森站與南臺南站。
- 周邊工程:周邊站場設施、貨運業務之遷移及配合改善。
- 機電工程:電車線、號誌、電訊、車站之水電、消防、空調、電梯、電扶梯等系統。
- 計畫經費:新臺幣336.71億元。
- 計畫所在縣市:臺南市
- 計畫示意圖:
預期效益
- 提供都會區快鐵之便捷交通。
- 消除鐵路沿線兩側地區發展之阻礙,均衡都市發展。
-
將既有鐵路地下化,消除9處平交道、8處地下道(5處車行地下道、3處人行地下道)、2處鐵路橋涵及4處陸橋(3處車行、1處人行),共23處橫交立體設施。
- 改善鐵路行車所產生之噪音、振動等環境公害問題。
- 改善市容景觀、提昇都會區環境生活品質。
- 提昇都市土地利用價值,增加經濟活動力。
工程特色
- 須維持臺鐵正常營運,鄰近運行中之軌道及25KV高壓電車線施工風險及困難度高,多數工作須利用夜間斷電封鎖進行施工。
- 為不影響臺鐵營運,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分二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工程通車啟用後拆除現有軌道設施,始可進行第二階段地面景觀工程。
- 新建車站須與臺南舊站古蹟融合相關設計須送文化主管機關審議,施工期間須確保古蹟之安全。
- 連續壁及明挖覆蓋隧道施工,影響現有橫交道路(平交道、陸橋、地下道),須採取複雜之交通維持措施,以降低施工期間對交通之衝擊。
- 都市計畫變更及用地取得作業引發民眾抗爭,影響工程順利推動。
- 對沿線已知之文化遺址(聖功女中)須採取發掘搶救,對工程進度造成影響。
- 古蹟與工程的融合
- 臺南車站古蹟的存在,對臺南門戶意象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及影響,因此臺南地下化工程之規劃,既可保留古蹟,亦可有現代化使用機能,充分發揮車站現代化交通轉運機能,並展現建築體的歷史特色,使二者兼容並蓄,相輔相成。
- 車站規劃突顯車站為都市交通轉運中心意象,考慮車站之人行與車行動態,以不影響應有動線之流暢及安全為基本原則,在新舊之間,現代與歷史之間,找到人可以在其中自由轉換且不感到衝突,反而是一種融合自在的生活品味。
- 臺南車站地下化工程保留了古蹟車站,於東側地下新建地下隧道與站體,因與古蹟車站緊鄰,工程妥善規劃避免對古蹟構造之影響,強化古蹟車站與新站之整體結合,及活化再利用。
- 提升都會區通勤鐵路之功能
- 設站之位置以服務都市發展之需要為前題,考量都市活動之集中地區,充足的公共活動聚集之地並具有運量需求之地點,未來且有良好之集散服務系統及便利轉乘、接近旅客之供應點及擴大客源及未來發展之可能性。
- 在維持臺鐵營運及施工條件受限情況下施工
- 工程施工時須維持臺鐵正常營運,於施工期間隨時檢討旅客動線是否順暢,安排路線遮斷、斷電封鎖等是等措施是否適合,俾對營運影響最小,另工程腹地受限且緊鄰臺鐵營運路線、電氣化設備,施工動線,施工規劃困難,施工難度高,迥異一般工程。
- 節能減碳及都市縫合
- 建立綠色廊帶,騰空路廊轉換為都市正空間。
- 最大量綠化,建立站區為都市冷島。
- 以低碳省能車站的永續設計,因應未來極化氣候。
- 連結鐵路兩側斷裂的都市紋理,強調都市軸線及巷弄的連續性。
-
明挖覆蓋工法
臺南地下化工程主體結構,主要採明挖覆蓋之方式進行開挖,配合各種設備及支撐方式由地面直接向地下開挖至所需深度,再施築結構體,完成後再覆土至地表。
明挖覆蓋工法施工順序
1、前置作業(臨時排水、整地及鋪面)
2、擋土連續壁、中間柱打設
3、分階開挖及架設水平擋土支撐
4、施作永久隧道結構及陸續拆除水平擋土支撐
5、陸續拆除水平擋土支撐及土方回填
明挖覆蓋隧道施工示意
以頂板支撐鋼橋墩及鋼便橋恢復陸橋通行
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簡介影片(另開視窗)